湖北宜昌年味“拉满” 市民逛庙会品民俗******西陵庙会人气旺。 景卫东 摄当地书法家为市民题写春联。 景卫东 摄舞狮迎新春。 景卫东 摄市民打卡新春花市。 景卫东 摄非遗传承人制作西陵糖画。 景卫东 摄
第十五届宜昌·西陵庙会于1月7日—17日举行,民俗游园、翰墨迎春、非遗展演、年货赶集、歌舞闹春、中医纳福、新春花市等众多子活动相继登场,市民逛大集、打年货、品民俗、赏非遗。湖北省宜昌市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,文化历史悠久,文化遗产丰富。自2007年以来,西陵庙会已经成功举办十四届。今年将通过增加一系列“传统+潮范”的活动,让老庙会迸发新活力,吸引市民参与、提振市场信心、促进节庆消费。
甘肃中药材借道粤港澳大湾区“闯世界”****** 中新社兰州1月17日电 (闫姣)随着中医药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接受,中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的甘肃,中医药产业如何实现现代化、产业化、国际化发展,成为正在进行的甘肃两会热议话题,“粤港澳大湾区研发,甘肃产业化”被认为是破局措施之一。 连日来,多名甘肃省政协港澳委员聚焦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。澳门景燊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周胜建议,在澳门研发、提炼中药材,但生产基地设在甘肃,以此延长甘肃中医药产业链,增加其附加值,既能降低企业的人力、税收成本,还能借助粤港澳优势,将当地中药材出口至更多国家和地区。 澳门甘肃联谊会理事长何萍萍,履职期间一直关注陇澳中医药产业发展,致力于促进甘肃中药材生产基地与澳门的密切合作。 甘肃药材资源丰富,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;广东中药消费市场规模全国居首,中医药产业链先进完备;澳门将中医药作为三大新兴产业之一和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点内容;香港吸引全球中医药创新要素资源强劲,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。 甘肃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沈兴国称,基于上述因素,建议甘肃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中国现代中药植物园,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,加快发展甘肃中药品牌和药膳品牌。 早在2021年,兰州高新区就提出陇粤共建“大湾区·兰白自创区中医药创新发展示范区”,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用地规划已启动编制,中医药孵化育成中心入驻企业21家,中国多所高校参与中医药传承创新载体共建,以此借道粤港澳大湾区,助力甘肃中药材“闯世界”。(完)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 |